偷香小说网 > 大势至 > 第二十八章 眼力与手艺

第二十八章 眼力与手艺


今日州牧府兴师动众,大开中门,据说是迎接一位西来的高僧,不少丫鬟偷偷去瞧,原本以为大德高僧即使不是天生佛相也好歹得慈眉善目,结果一看之下大失所望,回来后将这位高僧描述成了双目大如斗凶神恶煞的妖怪,大丫鬟阮亭玉赶紧出声制止这些人的胡闹,若是被人晓得她们这些下人在这里随意编排贵客,要是在家教森严的人家,被打的皮开肉绽都是轻的,之前去偷看的丫鬟抱住阮亭玉胳膊,吐了吐舌头,仍是嘴硬说那大和尚就是长得丑嘛。

        其实这小丫鬟说的倒是算不上错,生就一副金刚怒目相,在普通人的审美中,如何也称不上一声好看,不过在佛经中,此相倒是大有讲究。

        李月白在远处看着一行人到来,与中原佛教大不相同,这些人身披红色福田,头顶红色帽子,显然是藏地红教,然而其实在佛经中是没有红教这一说法的,红教也不过是为了区分黄白花三教而流传出来的中原叫法,红教原本应该叫宁玛派,据说是藏地最古老的教派,红教大法王更是精通密咒文,法力通天。

        藏历初八,在扬州城中的慈悲道场,这一行几十众红教僧人要做经忏仪式替州牧家少爷祛病祈福,不用说一定是素来信佛的州牧夫人的手笔。真到了初八这一天,慈悲道场外挤满了不少来凑热闹的百姓,披着东嘎的沙弥双手合十,劝诫百姓留在原地,不要干扰了诸位高僧的法事仪轨,不过却并没有阻止这些普通百姓在道场外旁观。原本夫人想要派私兵将这些百姓拦在道场二十里之外,还是那位红教高僧的一席话让夫人改变了做法,那位高僧说“经忏”来源于天竺佛教中的“忏摩”,如今在佛教的教义中可以为十方众生忏悔罪业,若是有源源不断的百姓来祈福祛病,同样能为少爷增添福气,这话说来未尝没有别的考量,不说只是藏传佛教之一的红教,在百姓眼中,哪怕是整个喇嘛教都远不及中原正统佛教的地位,如今能有发展信众、传播教义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几十个红教僧人先围绕道场唱起净水赞,左右分别是日光菩萨像和月光菩萨像,正中是药师像,宝盖和五色幡随风飘荡,总共七七四十九盏明灯灯火摇曳,接着众僧众忆念药师佛的本愿功德,再请三宝诸天,“药师八位如来天尊众,祈请降临此处赐加持,赐我具缘具信胜灌顶,遣除导向邪道寿障碍!”

        场面恢弘。

        李月白就站在围观人群中,身边不知何时钻出个小脑袋,约莫六七岁的小娃娃,被身边的妇人带出来,踮着脚探头探脑一脸好奇,看到场中的红教僧人发愿持咒,拉起身后妇人的衣角,悄悄问,阿娘,他们在说什么啊,身后只是误打误撞来到此处的妇人哪里懂这些东西,要不是方才的小沙弥苦口婆心解释,她还险些当这些一点不像寺里和尚的人是哪里来的妖魔鬼怪,要不是儿子撒欢跑了进来,她哪有心思听什么诵经,之前在三阳观里求的祛病符,被个道士吹的天花乱坠,烧成了灰喝下去,还不是用处不大?

        小娃娃没能得到回答,眼神有些黯淡,却听到正站在自己身边的和善哥哥开口解释道,“药师如来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第一愿是成就法身,第二愿是圆满报身,三四五愿修戒、定、慧,六七八愿是救度众生,九愿魔外归正,十愿解脱忧苦,至于最后两愿,则是令众生有充足衣食。”

        年纪才刚到能够上私塾的小娃娃听的似懂非懂,但最后两愿让人们有充足衣食是懂得,于是好奇问,“那这样诵经大家就都能有的吃有的穿了吗?”

        李月白微笑回答道,“当然不能。”

        小娃娃童言无忌再问道,“既然诵经不能带来吃的也不能带来穿的,那为什么人们还要诵经?”

        李月白一时间哑口无言。

        倒是身边的妇人,好歹也是在小富之家,晓得不是什么话都能随便说出口,儿子这话在一些人耳中听来可是犯了忌讳,更何况这里还是佛教的道场,好在眼前这位公子哥看着不像是恶人,妇人朝着李月白歉意一笑,将儿子紧紧揽回怀里,在妇人几番在那小娃娃看来绝对有些恐怖的眼神暗示之后,这一对母子牵着手离开。

        道场上已经开始诵念《药师灌顶真言》,如果李月白没有记错,这要诵念一百零八遍,果然等到几十遍之后,除了真心信佛的零星几个百姓,大多数人都开始失去了兴趣,这就和说书人常驻的酒馆里大家都想去凑个热闹一样,等着说书的死活不说下文,人走茶凉算是好的,脾气急的怕是都要拎起家伙打人了,再到最后这些僧众从右围着佛像旋转,道场围观的人已经去了大半。

        等着时间到了正午,两顶小轿在道场中停下,这是经忏结束之后那位红教高僧要为少爷赐福,原本修行者应在斋戒沐浴之后早进入道场,不过那位高僧说体谅少爷病体未愈,才最后在夫人的搀扶下姗姗来迟,这位有着怒目金刚相的红教僧人从手中取下天青色念珠,套在少爷手上。

        附近的几个沙弥已经开始收拾经忏结束后的用具,在交错的人群中,李月白注意到一个身披红色袈裟的光头僧人径直向着道场中心走去,僧人赤足踩在地上,穿过人群时候在一对妙龄女子面前停住,彼此不知说了什么,那一对妙龄女子蓦的脸红,低垂着头不敢再与面前人对视,最后害羞跑远,僧人偶然扭过头来,露出一张青年人的面孔,要说美艳,这天底下总能找出几个能叫本就是人间绝色的美人自惭形愧的男人来,要说气质,这天下也绝不缺出生名门正派或是王侯显贵之家气质卓绝的公子哥,但这僧人明明是唇红齿白,却自有一股阳刚正气,尤其一双与佛像相似的宽厚耳垂,颇具佛相。

        这一路自然有无数人注意到这个单看相貌就觉得不凡的僧人,在方才的经忏仪式上没见到,也只当是道场里的其他僧众,只是暗道可惜,要是这僧人参与经忏,别说要被搅动芳心的大姑娘小媳妇,就是一帮男人估计也要去跳着脚多瞅上一眼,然而有见多识广的,自然一眼看出这人一身衣服不属于比丘僧,更像是中原佛教的穿着,李月白同样好奇,按说藏传佛教与中原佛教虽然属于同源,但到了信徒香火的争夺上,一点不比江湖仇杀的你死我活来的弱,这赤足僧人出现在这里,自然不可能是特意来找这些红教喇嘛讨一杯茶水,莫非还真他娘的是上门找茬?

        隔着十几丈,为首那金刚怒目相的喇嘛与这赤足僧对视,一手竖立,手持念珠问道,“施主从何处来?”

        赤足僧人笑容温和,“你猜。”

        接着一手抖落袈裟,身上白色麻衣迎风鼓胀,接着双脚踩在地上,仿佛奔雷一般向着道场中心冲去,脚掌踩在地上,却风驰电掣,一步一惊雷!红衣喇嘛脸色大骇,大喝一声道,“狂徒休得动手!”

        能在红教中成为一等一的高僧,哪怕不及大法王有着无上法力,也绝非凡夫俗子可抵挡,岂容这类宵小在此处作祟?红衣大和尚一步向前,几乎以肉眼难辨的速度挡在了赤足僧人陡然轰出的一拳之前。

        拳对拳。

        周围四十九盏灯火明灭,赤足僧飘然后退,仍脚掌蹬蹬蹬几下踩在地上,撞翻了身旁宝盖,赤足僧人看似狼狈,这一拳被挡去大半的拳风仍叫几丈外停着的锡顶小轿轰然炸裂,木木板布帘破碎四溅,那位本就受过惊吓心智有缺的州牧府少爷惊恐大叫,仿佛虾米一般缩在轿底,双股战战,一股骚臭味道从中传来。

        赤足僧被身旁飘荡的五色幡遮住了半张脸,仍能看出相貌,红教大和尚在这一刻无暇顾及形象狼狈不堪的州牧府少爷,眉头仿佛两道刀锋,铜铃般的双眼紧盯着转身就走的赤足僧人。

        身旁香炉香雾缭绕,刹那间,红衣僧人已经掐过两颗念珠,却不知为何串线陡然断开,天青色念珠落一地。

        老僧喃喃自语,他们从藏地跋涉而来,这一路也没少收集中原佛教的消息,听闻万佛寺近十年出了一位年轻僧人,面若冠玉,舌灿莲花,尚未及冠对禅就胜过了寺中一位闭门不出三十年久浸禅道的大德高僧,如今已经是万佛寺首座。更有传言说这位年轻僧人是如来座下五百罗汉之一转世,当今天下也确实有不人将这位年轻僧人尊称为佛子。

        这位年轻僧人喜好游历天下,有一桩事广为人知,据说这位佛子有一次化缘路过一处村子,找了一户人家轻叩门扉,然而接着却只见农夫悲泣,幼儿啼哭,农夫叹道,除了家中米粮,尚有几分姿色的内人也被贼人掳走打赏给手下,如今就连孩子都在嗷嗷待哺,哪里可还有吃的给圣僧?

        那时这位年轻僧人夜奔三十里,在日出之时赶到那农夫所说的山寨,刚刚劫掠回来的山贼正要杀鸡宰羊庆祝,山寨一片喜庆,守门的小贼看到穿着麻衣赤足走上山来的年轻僧人,尤其是看他赤手空拳,更是没有半点敬畏心思了,喊道哪里来贼秃?今日大当家娶第十房压寨夫人的日子,不杀生,还不从哪里来滚哪里去?见这年轻僧人不为所动,不少守寨门的山贼们哗啦啦耍着大刀扬言马山出寨门找这僧人的麻烦,辱骂之声更是不绝于耳。

        据说这位年轻僧人也确实想把这整座山寨屠杀一空,阿罗汉被度化之前曾杀人九百九十九众,这位年轻僧人也不是心慈手软之辈,在人间行走又如何不可以杀止杀?只是走到山寨门前,看到山门下洼地里生长的春花烂漫,忽然觉得不该让血腥之气沾染,忽而顿悟,放下杀心,一人面对气势汹汹的众山贼,拈花一笑。

        奇的是当真有有半数山贼放下手中兵刃,仰头跪倒,大呼以后要痛改前非,大当家恼羞成怒,带着剩余半数手上血腥无数的山贼要砍了眼前这个古怪贼秃。

        直到年轻僧人下山,那些着急送死的半数山贼已经全部都倒在了寨门之前,身上没有半点血迹,唯独死时面相恐怖,仿佛看到了森罗地狱一般,直到有人去给这些山贼收尸,才在这些死人的衣衫下面看到留在身上的拳印,接着也有那些决心痛改前非的山贼证实,这些曾经的同伙确实死于拳法,接着就有好事的江湖人去万佛寺求证,不过并没有找到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佛子,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万佛寺有一套人人都能修习的金刚拳法,这些人就给那日那年轻僧人使出的明显更加圆融灵活的拳法前加了如意两字,称为如意金刚拳。更有人说这位僧人要是参与江湖人的武评,在全天下的高手中也能排得上前十。

        老僧攥紧一颗念珠,看着前面那人消失的背影,心头豁然开朗,若此子真是那位万佛寺的年轻佛子,做事又岂会如此虎头蛇尾?老僧哈哈一笑,扭头看了一眼左右众僧,低喝了一声追!众喇嘛点头,朝着那年轻僧人方才消失的方向追去,道场周围被这突然交手惊到的百姓,大多此时才回过神来,普通百姓自然唯恐避之不及,但也有好事的江湖人,跟在那几个人冲出去的红衣喇嘛身后,显然不想错过这一场好戏。

        小巷里,几个州牧府下人累的上气不接下气,甭说之前那看起来就法力高深的年轻僧人了,就说那些个红衣喇嘛,这会儿都跑没影儿了,对跑在众人之前却半点儿气不喘的李月白,就更加心里埋怨了,也不想想神仙打架,是他们这些小鬼能掺和的嘛?再说了还有府中一溜儿的高手倾巢而出,哪个一巴掌不能打他们一票人?可夫人明显最近就对吴英俊这家伙另眼相看,听说府中最近更是有一位实权管家的空缺,这要是今日万一,就是说万一啊,真叫吴英俊这小子先发现那赤足僧人的踪影,立了大功,那管家的位置,他吴英俊岂不是十拿九稳了?

        想着如何好歹也要分一份功劳的不少人都一窝蜂跟来,李月白也很是无奈啊,不过倒也没有甩掉他们的意思,人多不说力量大,但好歹多了不少双眼睛,果然这一大帮人里有个眼尖的,似乎当真看到有披着红色袈裟的光头在前面巷口一闪而过,跳着脚喊了一声就在前面!

        众人一窝蜂朝着这人所指的地方冲去,本就狭窄的青石小巷顿时一阵鸡飞狗跳,这就是没有传说中那轻功水上漂的功夫,否则这些人恨不得飞檐走壁,踩翻了两个人家摆在外面卖水果的摊子,还有个走了狗屎运的,一不小心撞进了路上姑娘家怀里,姑娘家花容失色,姑娘家的相好在一旁气的都哆嗦,等着七拐八拐之后终于在巷尾追上了之前那个红衣光头,结果那人一扭头,虽然也是佛家子弟,但却满脸横肉,实在和之前那赤足僧人出现时候的惊艳面容差了十万八千里。

        众人大失所望。

        没想到是空欢喜一场的众人顿时对再找到那赤足僧人的踪迹失去了信心,此时才有心打量四周,大概是扬州城中较为古老的小巷,巷子里一溜儿茶铺,只要轻轻一嗅,就能闻得到各有不同但却不惹人厌的茶香,之前被众人拦住的光头,走进一间铺子和人交谈几句,要了一壶茶水,一两样茶点,细品满斟,神情悠闲,州牧府这些下人里,有注意到这光头,难免心生鄙夷,笑嘻嘻的指着这满脸横肉的光头,这家伙,竟然还懂茶?倒是怪不得这人这样想,这满脸横肉的家伙,说是佛家子弟远不如说是山贼土匪令人容易相信,再是个真风雅的佛家子弟,就更加令人难以置信了。

        这光头耳朵一动,也不至于大动肝火,只是摇头叹息道,“菩提达摩在塔山面壁静坐九年,曾将眼皮撕下来丢掉,几天之后,那些丢在地上的眼皮开始发芽,然后长成茶树,这才有了茶。”

        要是这大和尚激烈应对,先前出言不逊的那人还能再反驳两句,可只是这么不咸不淡的解释了茶的由来,那人一时哑口无言,悻悻远离了这大和尚,找地方坐下,要了两壶茶水,李月白看到大和尚对面座椅空着,径直走过去坐下,大和尚似乎有些错愕,问道,“这里空桌椅尚多,施主为何独独在我面前坐下?”

        李月白低下头,看到大和尚脚上套着的崭新布鞋,鞋面太新,脚有些脏,终归是露出了几分破绽,哪怕是这样,这也是上等技术活了,要是魔教都是有着这种能耐的奇人异士,哪怕江湖上的名门正派再围剿八百年,魔教还是能苟延残喘,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

        又是春天了,李月白从怀中掏出从路上随手买来的扇子,十分没品的无聊扇风,曾经李大少爷买来充门面的扇子有好几把,有一把扇骨中藏有暗器的,在去年被个打算来杀她的可怜女子搜刮走,那个女人笑他这是雕虫小技,后来,那个傻女人又放了一把火,连同自己都烧了个干干净净。

        行走江湖蛇蝎心肠的古怪女子,死时放一把火让自己尸骨无存,实在是不奇怪。

        李月白平静道,“既然让人猜,我还不能猜你在等我?”

        满脸横肉的光头听了哈哈一笑,脸上的横肉都似乎泛出了油光,大和尚端了一杯茶水,放在李月白面前,喃喃道,“好眼力。”

        李月白摸了一摸脸上面皮,除了在座两人,说了一声旁人听来绝对莫名其妙的话。

        “好手艺。”


  (https://www.touwx.cc/xs/53/53184/171187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touwx.cc。偷香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touwx.cc